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外教送教到农村
外教在上口语课
高考小语种日语班开课啦
本网讯(通讯员 彭嵘)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地处偏远湘西的龙山高级中学也正朝着为自己设定的质量化、均衡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办学目标大步迈进。
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速度不断加快,龙山高级中学结合自身十三年的发展历程,认真观察着国家教育的走势,决心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教育中,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鉴于湘西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困乏的现实,龙山高级中学放眼于国际化教育,看到了在国内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地域教育所需的情况下,引进国外教育资源,打破传统直接与国际接轨,对农村地区家庭条件达到小康家庭的学生个人发展来说,即是一条捷径,又是一条有效路径。
按照龙山高级中学校长兰长永的说法:“高级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把国际化作为一大方向,一是为了实现未来教育的需要,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二是为了让龙山的学生能和大城市的学生一样,能够有更多机会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外语学习,能更公平、更方便地去争取相对实惠的出国留学机会。”早在2012年,龙山高级中学就看到了国际化教育是当前国内高中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作为龙山县唯一的省示范性高中,从自身发展来看,通过国际化办学来缩减与大中型城市的省示范性高中的差距,可以让学校争取到更多的与其他名校的交集和合作机会,带动和促进学校全面发展;而站在地域教育示范引领者的层面来看,国际化办学也是给龙山学子搭建一个更方便接受国外教育的平台,也给龙山教育一个向外突破发展的窗口。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在2012年学校就从省人社厅和省外专局取得聘请外教教学的资质,从2012年至今,学校已经连续4年聘请外教来学校执教英语口语,先后有罗恩泽(意大利)、戴尔(英国)、瑞思(英国)、海瑞斯(Haris英国)、琼斯等多名外教先后来校教授学生英语口语,今年又聘请了外籍教师Joey来学校授课。2014年学校又与加拿大BC省温哥华岛公立学校委员会VIPS正式签约,合作开办中加国际班,进行交流办学、留学教育等,为龙山学子去加拿大、澳洲留学搭建了便利平台。同时,学校管理层在学校发展中,在国际化办学这方面坚定不移,并认真研究高考,结合高考考试的特点,2015年学校与湖北次元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签约,选定与中文相对接近的日语为突破口,开办了湘西州第一个高考小语种日语班,目前招生19人,展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
高考小语种日语班的开办,为龙山高级中学国际化办学拓宽了思路,为以后的发展打开了局面。该校国际部主任贾艳平老师在采访中专门就高考小语种作了分析,“近年来,小语种专业成为很多考生和家长报考的热门选择,今天报考小语种又成了2015年考生家长的热议话题。搜狐网上就有一篇报道直接把小语种专业列为2015高考十大热门专业,很有前景。因此,这种开办高考小语种班,也极有可能带动整个湘西地区乃至湖南部分地区国际化办学的新潮流。”
经过不断地摸索,龙山高级中学已经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悉,让学校的国际化教育逐渐成形,并让其成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国际化教育影响得更加深远广阔,让学校在本地域内真正起到湖南省示范性高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在思想理念、合作机制上不断更新拓展,积极与兄弟学校合作办学,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龙山高级中学时常组织外籍教师下乡,去农村中学进行口语交流教学,既扶持了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也让龙山县有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国际化教育的必要性,逐步实现了该校以国际化办学促进教育均衡化的目的。
该校校长兰长永还告诉笔者,学校已在计划,打算在来年将与在长沙的北京万极咨询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该公司积极与国外和港澳正规办学教育机构联系,为龙山学子能够直接从高中考入欧美、日韩、港澳等地区的大学搭建国际化平台。比如韩国东洋大学、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等大学,每年学费仅1-2万元,留学启动资金不过10万,一般小康家庭基本都能承受。
虽说教育均衡发展受制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水平。但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城乡的差距在逐渐的缩小事实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不但有“要上学”的需求,也出现了要“上好学”的呼声,这是对缩小校际差距、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本质要求,也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在要把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形势下,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偏远地区,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面对人民群众接受更加均衡和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使每个孩子都能各尽所能、各有所学,这是国家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考虑的。龙山高级中学的国际化办学思路能有效的解决这方面的一些问题,符合社会的一定需求,是在当前教育体制下的与传统办学模式,形成很好互补的一种特殊办学模式。
最后,笔者希望在国际化办学的路上,龙山高级中学越走越好,同时也希望国家职能部门在发展城市教育的同时,还要重点扶植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在提高东部地区教育水平的同时,还要着力发展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教育。通过不断改革,剔除那些限制教育资源自由流动的障碍,让教育实现最大的均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