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供餐+托餐 健全乡村学校营养改善计划
本网讯(通讯员 李家大)“来,给你吃我家腊香肠。”泸溪县石榴坪乡红桥小学二年级学生李越高兴地向同学们推荐自己的午餐。
5月5日,泸溪县教体局后勤管理中心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负责人李云军到红桥小学查看学生营养中餐家庭托餐饭菜质量。听到老师要检查饭菜,学生们开心地将碗高高举起,展示各自家长送来的肉、蛋、饺子、蔬菜等。“县里推行‘家庭托餐’,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将营养午餐托付给家长,目的是要改变单一的饼干加牛奶午餐,让学生吃得更好、更丰盛、更营养。这要求我们要严格把关饭菜质量”李云军主任嘱咐道。“学生都是附近村子的,每天家长12点送午餐,让孩子吃到热饭热菜,一荤一素是我对家长的最低要求。”红桥小学李兰老师说。
泸溪县石榴坪学校除了中心校区,下辖9个村小教学点。营养改善计划在村小实行这种“家庭托餐”,在中心学校实行“食堂供餐”机制。中心学校有学生食堂,学生营养午餐由县教体局联系供货商统一配送物资,实行一周一配送,每周实行三套供餐方案,确保每两天菜品不重复。“以前只给我们发牛奶和饼干,现在中餐有鸡肉、香肠、鸡蛋、蔬菜,每天不重样,比牛奶饼干可口多了。”石榴坪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李蓉珍边吃着食堂营养午餐边笑着说。
据悉,泸溪县自2012年开始实行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有20000多名义务教育阶段学子享受到该计划。该县一直致力于探究营养改善计划,从开始配送牛奶、饼干、鸡蛋等物资,到“家庭托餐”“食堂供餐”并存,到2018年武溪片区营养餐配给权下放到校,接着2018年在梁家潭学校试行“课间营养餐”计划。泸溪县的营养改善计划已经形成了结合各校实际,多种机制并存,将营养改善计划落到实处的良好局面,真正改善了贫困学生的营养状况,真正把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打造成“民心工程”和“放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