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在湘西系列报道

“双减”在湘西系列报道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29 字体大小:

溶江小学“多彩课后服务”让校园“笑”起来



9月24日,放学后的溶江小学,打篮球、计算机编程、吹号、苗画、书法、陶艺等社团活动正如茶如火的开展,校园里各个角落撒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帮助学生家长解决难以按时接孩子放学问题,本学期该校大胆创新,将课后服务与学校教学和特色发展及学生素质培养相结合,积极推动“双减”政策落到实处,“升级”课后服务,按照“学生愿留尽留全覆盖、工作日全覆盖”的原则,打造多彩课后服务,通过兴趣课堂、社团活动等不同形式,让学生课余生活亮点纷呈,满足家长和学生的不同需求。

(图文:陈露莹)


吉首市乾元小学师生打谷迎丰收



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认识,9月23日,吉首市乾元小学在劳动基地开展水稻收割综合实践活动,感受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

同学们跟随老师,打着赤脚走进田间。有的小心翼翼收割稻谷,有的做好“二传手”传递工作。负责打谷子的同学,学着老师的样子,双手紧握稻谷,高高举过头顶,然后用力地甩打在谷桶上。其他的同学也没闲着,纷纷捡起掉落的稻谷,放进打谷桶里。

人多力量大,一大片水稻不一会儿全部收割完毕,颗粒归仓。师生们顾不得洗去腿上的泥,捧着金黄的稻谷,放在嘴边嗅了又嗅,不由自主地感叹道:“好香的稻谷啊!”大家都沉浸在劳动和丰收的喜悦之中。

(图文:吴拥华)


泸溪县思源实验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种蒜忙



金秋时分,正是大蒜下种时。9月22日,在泸溪县思源实验学校“原生态劳动实践基地”里,五年级师生拿起锄头,干起了翻土、拔草、播种大蒜的农活儿。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班为单位,在班级“责任田”里种植大蒜。在一个个蒜瓣的落地中,孩子们越干越巧、越干越灵,对劳动的繁重和快乐有了深切体验。“在这里,我学会了种植大蒜,知道了种植大蒜一定要将蒜根朝下摆放,还学会了使用锄头,真正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动艰辛!”栽种结束后,五年级(3)班学生李文轩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据了解,该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原生态农业基地”、“葡萄花卉种植基地”和“边坡桃李观光采摘农业基地”三大劳动实践基地为载体,开设劳动实践课程。通过实行“班田制”管理模式,把基地划分到班级,班主任为 “责任地”的“户主”,按照统一要求,种植作物,并安排有种植经验的老师现场指导,从而在实践中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创新精神和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图文:张时满)


双减”之下龙山县域教育的新气象

图为:龙山县白岩书院小学开辟第二课堂,利用大课间活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把摆手舞、打溜子、咚咚喹等非遗文化在校园推广开来,为土、苗孩子系上乡愁的标签。


教育是温情的陪伴,我们携手同行,让青春的孩子拥抱自然、享受愉悦、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健康成长……”国庆前夕,龙山县第一中学微信公众号的一条信息,获得了百姓的连连点赞。

在秋季开学之后,龙山县域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校园“五项”管理,让“双减”成为家长释压、学生减负、课堂增效的法宝。

白岩书院小学明确学校管理四级网格化,从校长、中层干部、管理人员到教师,围绕学校日常工作做到天天明、月月清、期期结,在三年级以上推行导学案教学法,让老师带领学生跑,变成老师追着学生跑,课堂40分钟充满勃勃生机。

新城学校开始实施课后服务,教职员工人人签订师德师风责任制状,开展自查自纠,观看警示片,不踩红线越底线,把“四有”好教师的模范标准送到每个人的心头上,努力办好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的一流学校。

第五小学对老师作业管理、设计、批改、辅导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对于针对性不强或是重复的内容予以剔除,确保学生不做无用功。并把国旗下讲话、诵读国学经典等纳入学生成长计划,开设班级跳绳、篮球赛、足球赛等社团活动,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图文:向碧波 陈小艳 彭桂云 张贤才)


凤凰县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动真碰硬



近日,凤凰县对辖区内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此次专项治理行动由县教体、市监、公安、执法、消防、各乡镇政府(社区)等相关职能部门(乡镇)联合实施。行动中,共分为3个检查组,深入所辖县城及相关乡镇校外培训机构现场,以查看现场、查阅证照资料、座谈、现场执法等形式进行,重点整治无证无照办学、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场所办学、与中小学校合作办学、聘用中小学校在职教师任职、违规招生宣传、超范围开展培训业务、违规教学、组织学科类等级考试和竞赛、违规收费、擅自变更办学地址等行为。

检查过程中,检查组要求校外机构负责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认真贯彻“双减”政策举措,严格按照各项工作要求,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做到积极配合、彻底整改、平稳转型,营造健康有序的教育生态,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截至924日,此次行动共给予无证校外培训机构停止办学13家,限期整改4家,重新审核完成有证校外培训机构33家。

(图文:吴玉辉 陈文 侯光辉)


(初审:向丽 复审:向青山 终审:杨世全)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2019close.png 关闭 2019dayin.png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