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中等职业教育2020年度质量报告

湘西州中等职业教育2020年度质量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5 字体大小:

一、基本情况

1.规模和结构。我州共有高中阶段中等职业学校22所(其中公办中职12所、民办中职10所),2020年招生数为13516人,占比42.3%;在校学生总数27389人,今年毕业生人数为5981人,其中就业人数达5902人,就业率98.7%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按照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中共湘西自治州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州教小组发〔20203号)文件,全州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使用“湘西自治州普通高中招生管理系统”,对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招生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发布招生信息,统一网上填报志愿,统一招生进度,统一按照考生志愿填报情况和有关规定进行录取。统筹考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确定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

2.设施设备。全州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236.77万元、实训实习工位数总计13518个、纸质图书77.32本。生均仪器设备、实训实习工位、纸质图书分别为0.71万元、0.6个、79.82本。同2019年比,分别增长0.18万元、0.07个、10本。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和实训实习需要。

3.教师队伍。共有教职工数1506人(含民办聘请不在编教师)、专任教师1159人、生师比为21.3:1、双师型教师总数456人,占教师总数的40%、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人数1027人、专任教师硕士人数115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员人数144人。同2017年比较,新增双师型教师22人、硕士22人、高级职称4人。

二、学生发展

1.学生素质。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素质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积极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2019-2020年,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要求,启动了中职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实习生和先进班集体省、州级评选活动。通过初评、复评、公示等流程,共评选省级三好学生13名、优秀学生干部5名、优秀实习生5名、先进班集体5个,州级三好学生40名、优秀干部21名、优秀实习生15名、先进班集体18个。

2.就业质量。2019年全州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7433人,就业7353人,就业率98.9 %,对口就业率87.8%2020年毕业学生6910人,就业人数6764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43 %,对口就业率达88.64%

3.学生资助。各学校均有学生资助专干,专门负责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三、质量保障措施

1.专业布局。全州各中职学校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在得到省教育厅许可的情况下,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共开设专业55个。重点建设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六大产业骨干特色专业,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服务,目前已建成国家示范专业点2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精品(特色)专业4个。

2.质量保证。一是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活动。61214日,全州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在湘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顺利进行。比赛共59个团队237名教师参加,47个团队获奖,推荐24个团队晋级省赛。其中吉大师院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团队获省一等奖并参加国赛。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民族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获全省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湘西代表团参加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取得突破,113名选手参加14个赛项的比赛,获奖35个,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13个。二是二年级学生公共基础课普测工作顺利完成。州教体局制定了《2020年湘西自治州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普测工作方案》,65日、12日、19日先后三次召开公共基础课普测相关工作会议,进行认真部署。62123日全州18所学校6107名二年级学生参加了公共基础课普测,34名州派巡视员到各考点巡考,考务工作顺利完成。三是组建湘西州职业教育专家库。227日我局下发了《关于推荐湘西州职业教育专家库专家的通知》,制定了专家推荐对象、标准,331日前完成专家库专家的第一轮推荐工作,目前推荐了98名职业教育专家,后续工作正在进行。组织了湘西职教名教师的评先工作。

3.教师队伍。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开展了职业院校教师提升计划国培项目2020年湘西州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提升培训,70名中职班主任、各县市教科所所长和分管职成教育教研工作的教研员参加了培训。

四、校企合作

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集团先后与湖南吉利、蓝思科技、湘西经开区进驻企业等14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各中职学校也结合开设的重点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如,湘西职院牵头与湘西经开区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旅游管理系与厚驿大酒店开展“厚驿班”订单合作;交通工程系与湘西汽车协会、武陵汽车城、锐阳电子等企业行业签订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试点合作协议;计算机系与快手公司共建湘鄂渝黔快手人才培训基地等。正式启动“2+3”中高职衔接办学,让更多的中职生学历层次得到提升。2020612日湘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召开了成员学校“2+3”中高职衔接招生会,制定了《湘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关于下达2020年“2+3”中高职衔接招生专业计划的通知》,研究部署中高职衔接招生工作。

2.学生实习情况。不断加大实习管理力度。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和《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强调实习管理工作以校为主,州内各中职学校均成立了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制定相关制度,严格遵守“五个不得”,坚持“六个必须”;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选择实习单位,严明实习纪律;宣传实习过程,购买实习保险;实习带队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确保实习安全。

3.开展集团化办学情况。2018110日湘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集团由湘西职院牵头,8县市公办中职学校加入,相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目前,集团先后与湖南吉利、蓝思科技、湘西经开区14家进驻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五、社会贡献

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湘西州创新实施“农技特岗生委培计划”,湘西职院每年通过高考招录200名新生,毕业后直接进编,补充乡镇农村专业技术队伍,为乡村振兴量身定制技术技能人才。

2.社会服务。湘西州虽偏处一隅,却因为少数民族集居,非遗民族文化传承得天独厚,龙山县的土家织锦,花垣县的苗绣,凤凰县的苗歌苗鼓,泸溪县的踏虎凿花等均属非遗民族文化传承。州内中职学校充分依托县域内的独有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对接,既是传承民族的文化元素,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

3.对口支援。一是与省内示范性高职院校对接。省教育厅把省属示范性高职学院支持我州6个县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建设情况纳入了年终目标管理,学校专业实力进一步加强。如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口帮扶花垣县职业高级中学汽修专业,每年支持20万元的专业设备。二是与帮扶城市济南市对接。济南市每个区对接我州每个县市,如历城区支持保靖县(历城)职教中心项目建设计划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投入1800万元;20199月,山东南翔技师学院接纳76名花垣籍建档立卡户贫困新生就读,三年全免费,优先推荐就业。三是与贫困家庭对接。2019年,全州各职业学校共8476名建档立卡户子女免费接受学历教育,为建档立卡户富余劳动力开展乡村游讲解员、电商、保育员、月嫂、巾帼巧手脱贫等免费职业技能培训100余期,培训学员5698人。如:花垣县开展苗绣、月嫂、电子商务培训2469人次。山东蓝翔技师学院花垣县十八洞分院已成功举办三期挖掘机、装载机操作技能免费培训,187名贫困学员顺利学成、结业,每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员均享受3600元生活补贴。此外,蓝翔技师学院先后共接纳135名建档立卡户“双后生”至本部进行免费技工教育。

六、政府履责

1.经费支持。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坚持本级财政投入为主,外部争取为补充的原则,在“十三五”期间筹集资金20亿元左右,全力推进农村中职攻坚计划,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增强职业学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其中异地新建投入使用5所学校,投资15亿元(湘西职院建设5.7亿元、凤凰县职业中专新建2.5亿元、永顺县职教中心新建2.5亿元,保靖县(历城)职教中心新建2.2亿元、龙山县职教中心新建2.1亿元)。原地扩建3所学校,投资2.07亿元(花垣县投资1.3亿元扩建县职业高级中学,新修了运动场、体育馆、实训楼、图书馆等。泸溪县投入0.37亿元正在建设实训楼、学生宿舍等,古丈县投入0.4亿元已建成学生宿舍、运动场)。另外,已经开工建设的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新建第一期工程预计投入资金1.75亿元,湘西经济贸易学校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预计投资1.2亿元。吉首市幼儿师范迁建项目已纳入吉首市委、市政府的在建项目,投资1.75亿元的第一期工程开工;投资1.2亿元的湘西经济贸易学校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开工;5所民办学校组团新建,已经得到我局领导准备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目前正在做高铁新城开发区职教城项目的前期工作。政府投入为主,各方积极支持的中职教育投入体制,有力改变了湘西州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2.政策措施。在湘西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坚持职业教育发展一盘棋思路,采取政府统筹、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州政发〔201611号)、《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实施意见》(州发〔201717号)、《关于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新时代民族教育振兴的若干意见》(州发〔20199号)等政策性文件。针对校均规模小、基础能力弱,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组建了湘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跨区域产业应用技术创新联盟,州本级每年安排集团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形成了高职院校牵头、中高职有效对接、政行校企研多元互动的共建共享格局,全州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趋势已逐步成形。

七、特色创新

案例一:《让每一位学生尚爱尚美》——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

(一)湘西独特的地域文化赋予了文化育人的养分

湘西这块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土家、苗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千百年来,世居于斯的土家、苗族先民用勤劳的双手开荒拓野的同时也用智慧创造、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习俗和文化,其中蕴含着孝道、和谐、友爱、荣辱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为文化育人提供了沃土。

湘西在长期革命斗争沉淀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以茨岩塘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为代表的红色基地,在我国红色革命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以贺龙元帅为代表的一大批湘西革命先辈为国、为民,舍生忘死的精神是湘西传统文化的红色基因,为文化育人提供了养分。

(二)学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文化育人的方向

湘西州现有幼儿园758所,在园幼儿95168人,在园教师10436人。按照入园率85%的普及目标和生师配备标准,在园幼儿将达到120000左右,将需要合格幼儿教师17100左右,教师缺口万余人。

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是湘西州唯一所具有开办学前教育专业资质的中职学校,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湘西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被誉为“湘西幼儿教师培养的摇篮”。这一办学定位决定了“大爱大美”文化育人是培养“热爱湘西、根植湘西、热爱教育”幼儿教师的必然选择。

二、主要目标

(一)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和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充分挖掘湘西土家族、苗族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的元素和湘西的红色基因,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以培养“热爱湘西、根植湘西、热爱教育”的幼儿教师为目标,建设具有湘西地域特色和幼师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培养尚爱尚美的幼儿教师

以文化育人为途径,培养爱家乡、爱民族、爱亲朋,心灵美、仪表美、行为美“三爱三美”的幼儿教师。

三、实施过程

(一)构建大爱大美的理念文化

多年的积淀,学校形成了“大爱大美”的文化理念,即把湘西地域文化中真善美的元素融于文化建设,用爱祖国、爱党、爱民族的“大爱”铸就人生信仰;在大爱大美的文化理念引领下建设“至爱至美”的教风和“尚善尚美”的学风”,把爱职业、爱学生,灵魂美、行为美、形象美“二爱三美”纳入教师的师德规范,把爱家乡、爱民族、爱亲朋,心灵美、仪表美、行为美“三爱三美”列入学生的行为准则。

(二)设计求真求美的制度文化

一是构建了完备的系列文化制度,制定了《“爱心专业”评比办法》、《“最美教师”评选办法》及《“最美学生”评选办法》等多层次的制度;二是细化了文化标准,制定了《爱心教师守则》、《服务人员爱心岗位守则》等11项岗位职责;三是强化制度执行,所有的制度和标准都制定了详细的评分细则,学生、家长、社区、企业等多方参与打分评价,占总分比例分别为10%5%5%5%,其结果纳入了教师年终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

(三)营造致用致美的环境文化

以“传爱、求美、实用”为理念营造致用致美的环境文化。一是打造“一馆、三墙、五廊”,强化硬环境文化熏陶。学校因地制宜设立了“校史馆”,让学校大爱大美的理念文化薪火相传;建设了“红色文化墙”、“湘西土家、苗族文化墙”及“中华传统文化墙”,利用实训综合大楼五个宽大长廊建设了五大主题文化艺术展厅,让一墙一壁会讲话,一草一木有思想,一廊一柱即文章;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文化的风景线,让爱与美的文化熏陶学生的心灵。二是建立“二站、四社、六队”,加强软环境文化浸润。学校选拨学生参与校园网站、广播站的建设和运行;成立了书画社、摄影社、读书社、话剧社等四个社团;成立了舞蹈队、声乐队、器乐队、礼仪队、苗鼓队等组织,学生参与率达100%;他们在文明风采德育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积极参与“赶秋”、“四月八”、“吉首国际鼓文化节”等地方组织的多种活动,受到有关部门和广大市民的高度好评。

(四)培养真爱真美的行为文化

一是完善行为规范,整章建制,制定了教师、职工、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岗位职责11项;改进评价方式,构建学生、教师、家长、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二是强化文化自觉,突出教师表率、引导作用,所有的社团都有教师参加,并计入教师工作量,教师参与率达100%;三是提倡互帮互组,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不良习惯随手拍”、“互帮互爱手拉手”等活动,参与学生达95%以上。四是建立爱心使团,设立爱心岗位,学生注册成为爱心使团成员,学校每周公布校风纠察、卫生检查等爱心岗位,并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赋予分值,学生完成任务后获取相应分数,作为最美学生的评比依据。近年来学生注册人数总计达5000以上,共发布爱心岗位3800左右。五是开展“五个一”感恩父母活动,学校把学生为家长“做一次饭、洗一次脚、打扫一次卫生、洗一次衣、写一封信”的“五个一”感恩父母主题活动作为学生必须完成的假期作业,学生参与率100%.

四、主要成效

(一)打造了文化育人品牌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国家德育育人基地”,荣获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优秀组织奖;荣获“挑战杯—彩虹人生”湖南省职业创新创效创业优秀组织奖、“湖南省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强校”中职10强、“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强校”中职10强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

《湖南教育》、《科教新报》、《团结报》、吉首都市频道等新闻媒体对我校德育教育成果给以高度肯定和报道,其中典型案例《让民族贫困地区学生人生出彩》于2019年在《湖南教育》上刊发。

(二)创新了文化育人模式

以培养“热爱湘西、根植湘西、热爱教育”的幼儿教师为目标,以构建大爱大美的理念文化、设计求真求美的制度文化、营造致用致美的环境文化、培养真爱真美的行为文化为手段,创新了以“熏陶”和“浸润”为路径的文化育人模式,建设了具有湘西地域特色和幼师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促进了学生全面成长

3年来,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为100%,用人单位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生违法犯罪为0,学校被评为“湘西自治州文明校园”、湘西自治州首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学生参加文明风采活动、技能大赛、创业大赛等共获国家级奖励26人次,省级奖励165人次。

案例二:     学校实践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龙山县第一职业中学德育教学典型案例

案例背景:

为了更好地提高中职生今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当前,中职学校主要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然而,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德育渗透,促进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一直是中职学校不断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试想我们如果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中职生偏好实践动手学习的特点,加强在实践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否能达到更好的成效呢?基于这种思想,在一次偶然的实践学习中,我对此方法进行了尝试,并由此产生了对当前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

案例过程: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由教师带领学生外出实践学习中,我校汽修专业学生来到了位于广东省比亚迪进行参观学习,主要负责发动机齿轮的加工制造,当参观到该公司的齿轮热处理车间时,我对学生说了如下一番话:同学们,我们的齿轮经过毛坯铸造,车削加工、齿型加工三道工序后就摆在了我们面前,现在这些看起来外表光滑的齿轮是不是就可以投入使用呢?我的回答是——不能,因为它还得经过热处理来改变它们的力学性能,并通过精加工及各种严格的检验,才能最后投入使用。这正如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我们现在有着完美的身材,俊俏的面孔,但是我们如果要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还必须要通过学习的“热处理”来提升个人内涵与修养,继而经过学习的精雕细琢,最后顺利接受社会的严格检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就是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语,却包含了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两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适当地穿插进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是教学环节中,达到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达到育人的良好效果。

案例分析:

一、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纵观我国当前德育教育,其基本情况主要表现为队伍庞大,口号响亮,但德育最终却是一壶始终烧不开的水。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都始终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又以较大的篇幅谈到了德育教育的问题。如今“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话语。就目前各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广大教师常用的德育教育方法基本上都以谈话教育为主导,故事教育方式为辅助来开展进行,而这些常规的德育教育方法,却导致学校的德育教育经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德育效果甚微。

二、中职生常见的问题

1)厌学队伍日渐扩大,据研究调查表明,近80%的中职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能混便可畅行天下,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荒废了学业,缺乏责任意识。

2)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例如社会上的“行话”俗语、网络流言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3)现在的绝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自农村,由于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的原因,使他们中的许多人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顾他人,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只安于享受,不愿自我奋斗,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只知有已,不知忠诚国家,民族情感冷漠。缺乏自尊心和责任感。

4)诚信不足。一些学生往往因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会了办事说话不守信用,诚信不足,“圆滑”失度,“老练”而“世故”,纯朴中似乎夹杂着一些浊气。

三、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前提条件分析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每个人的发展有着一种神奇的推动力量。纵观人类的整个认知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都能表现出肯定、积极的态度,而且能够很快地适应与接受。因此,想要通过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并使这种德育渗透方式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接纳与吸收,我觉得,我们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出发点进行思考。

1)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全面地认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能给予学生的除了知识上的的积累外,更重要的是在做人做事,对待生活的乐观健康的心态引导。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程到当前中职学校开设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都无不体现这一点。新的教育形势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为高的新要求,当前教师的本职工作已不再只是单纯的传授书本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将教书与育人两个方面进行有机结合,而育人的主要方法则是进行德育教育。结合本人从教以来的实际情况来看,本人认为德育教学并不是一纸空谈,也不是有由教师个人编排的一部独角戏,德育工作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才能起到德育的效果和目的,因此,我们应该首先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德育,认识到个人良好品德和习惯对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性。

2)德育教育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德育不是简单地动嘴不厌其烦地说教,不是整天喋喋不休地告诉学生要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准干什么,不准干什么。这样的德育是学生最为厌烦的。所以,开展德育教育还得结合学生实际,中职生作为当前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有着其独有的特点,总体来看,中职生的主要特点为顽皮好动,情商较高,爱好实践动手,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实际特点,投其所好,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在用心接受专业技能的同时将德育教育进行逐步的吸收与消化。

3)德育渗透的内容是否合理

中职生更多的偏好于实践课程学习,我们将德育教育贯穿到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是否就一定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呢?我想应该不是,例如,本班农机专业学生全为男生,而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大部分学生为女生,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也不一定能够起到预期效果,因此,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德育,也是我们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把控,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来看,学生喜欢老师走进他们心里,喜欢老师站在他们的位置上思考问题,喜欢老师让他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学生也懂得自尊,他们不喜欢老师用唯一的模式与标准去评价不同的学生,学生要求老师尊重他们,希望老师能对他们犯的错误给予理解与包容,能静下心来听听他们的倾诉,作为教师,我想我们与学生的相处不该是仅仅局限于师生关系,有时候,我们更应该走进学生的生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与喜好,用一颗平常心与我们的学生做朋友,就如同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一般的关系。

案例反思:

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中职学校因其教学理念的特殊性,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然而由于中职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理论基础知识薄弱,他们在情感上也较多地偏向于专业课程实践学习,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是抱着“人在教室心在外”的学习态度进行学习,学生的听课效果也不明显,此时的德育渗透基本上可以说很少有人能够听到心里去细细体会。相比理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而言,实践教学作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职生认识自己的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以及提高中职生的自信心均起着主导作用,专业教师如果能够较好地利用中职生这个特点,加强实践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或许会比理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果更为明显。

案列三:    国学文化助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湘西州建筑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

中职学校生源素质普遍不高,他们在初中时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老师“遗忘的角落”,同时,除了学习成绩较差以外,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有待提高。特别是一些家长把自己在家难以管教和约束的子女送到学校来,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校能管住和教育好他们的子女,让他们的子女在学校里经过教育和学习,能够从一个“失败者”转变成一个“成功者”走向社会。面对这样的学生和家长的诉求,怎样去改变一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建立新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职学校必须正视而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我校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差,但对新事物感兴趣,活泼好动等特点,学校尝试把国学经典《弟子规》引入到我校德育工作中来。《弟子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这对行为习惯缺失的中职学生来说,无疑给他们树立了行为习惯的标准,有助于规范他们的言行,改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工作过程

1.活动思路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诵读国学经典是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弟子规》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通过引领我校学生诵读《弟子规》,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自强等优良品质,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2.活动主题

国学文化助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3.基本目标

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培育良好学风,形成良好校风;培养亲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4.工作安排与措施

诵读《弟子规》

每日一读:每天安排15分钟时间进行诵读,或学习新篇目,或温习旧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利用班会课每周一节课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备课,制定教学计划。

师生同读:要求教师和学生同步诵读相同内容,为学生做表率,达到同读同悟。

践行《弟子规》

广泛在学生中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把《弟子规》内化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老师、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1.营造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浓厚氛围

以弟子规文化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形成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浓厚氛围。利用校内宣传栏、广播站、黑板报等宣传载体,营造浓郁的校园育人氛围,宣讲《弟子规》。以《弟子规》内容布置教室、走廊、通道,使学生置身于此,无时无刻都能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

2.在学习研究中践行

学生在读熟、背熟的基础上开展践行活动。①让学生对照经文阅读译文,独自获得对经文内容的初步感悟。②由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互动式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使学生对经文难解字义和整段含义拥有大致了解,重点理解经文对行为方面的要求,明确其中的道理。③让全班同学对照文中要求,自省以往行为中的优点与不足,互相帮助,对以后的行为提出积极的改进措施,共同确定努力方向。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哲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学习之中,使学生养成好习惯、好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在日常生活、主题教育活动中实践

开展四个教育:

感恩教育:让每位学生深刻体会父母、师长的养育、培养之恩,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养成教育: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礼仪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提升师生的礼仪素养和文明水平。

诚信教育:通过评选“道德诚信好少年”等形式,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三、主要创新点与成果:

1.利用国学经典的深厚文化底蕴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

2.实施师生同读,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表率。同时通过同步学习,达到同感同悟,增进师生感情。

3.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

4.学生行为习惯得到纠正。迟到、早退现象几乎没有,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打架斗殴事件寥寥无几。同学之间关系和睦,师生关系和谐。

5.家长满意度明显提高。

八、学校党建

一是加强德育和思政工作。学校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积极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注重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将“文明风采”竞赛与共青团主题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校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举办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以各种纪念日、大型活动、班团队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一系列精品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品德教育。

二是开展主题教育。常态化抓好“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在全州范围内面向所有中职学校全力抓好师德师风和校园安全两项整治工作,组织党员和教职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支部建设,配齐配强支部班子,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党员发展制度等,按时召开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教师的思想认识,强化教师工作责任。

四是狠抓作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九、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一是投入不足。由于我州财政十分困难,财政只是按人头下拨人员经费,没有将“生均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湘财教[2010]64号文件精神,州本级和各县市均未达到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资金投入总量少,底子薄,基础差,“先天不足,后天又缺乏营养”,已成为制约湘西州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是专业特色不强,职业学校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没有很好地融入地方产业发展,设置重复,活力不够,竞争性不强,不能吸纳社会、学生的眼球,专业建设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是师资队伍缺乏,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全州职业学校大多是普通教育改制而来,师资水平普通教育的烙印很深,引进教师力度不够,“双师型”教师比例低。全州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不到40%

四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校产融合不充分。由于我州经济较为落后,地方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单一,技术要求层次低,自身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多与沿海发达地区技术层次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合作,校企合作、校产合作不够充分。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2019年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把职业教育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202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湖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要求要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要完善新时代湖南职业教育体系,拓宽中高本衔接贯通的培养渠道,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实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要大力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推进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要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紧密对接国家、湖南发展战略,积极担当职业技能培训重任。要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改革职业院校人事管理制度,实施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工程。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实施湖湘特色职业教育标准开发工程。要确保各项改革顺利实施,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营造真抓实干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立德树人是教师教的目标,学生学的目标。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我们要坚持以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文明风采”德育活动,办好中职学生男子篮球赛、女子排球赛、征文演讲比赛、朗读者大赛、才艺展示、建制班合唱比赛等。要让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高度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青春期的学生,搞好心理疏导,加强正面教育,塑造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三是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能力。一抓项目建设。2019年,完成花垣县职业高级中学运动场、体育馆、图书馆建设任务,保靖县(历城)职教中心新校区建设任务,永顺职教中心新校区建设任务,凤凰县职业中专校园周边征地工作,启动吉首市职业中专学校整体迁建项目,泸溪县第一职业中学文化教学楼竣工。二抓专业建设。深入、广泛的开展调研,明确各县市、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制定发展规划,形成特色。把专业建设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中高职衔接很好的结合起来,鼓励先行先试。特别是依托湘西职院开展的中高职衔接“2+3”办学模式,要全面推广,正确引导学生就业,努力达到升学与直接就业学生大体相当。三抓队伍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各县市、学校要充分运用好这一政策,招聘自己所需的专业老师,切实提升办学质量。

四是抓学校管理水平提质。第一,从规范作息时间入手。统一散放寒暑假的时间,春秋季开学的时间。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由学校根据专业确定,但必须保证学生学时。第二,规范教育教学标准。37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已经发给每个学校,我们专业课教学就按这个标准进行。理论课与实训课课时至少要做到五五开,对教师教案、学生作业都要有具体要求。第三,规范专业建设标准。要按照教育部、省厅对专业建设的要求,在专业教师、设施设备的配置上,在实习实训室的建设上基本达到建设标准。目前还达不到建设标准要求的,要制定时间表,逐步达到。第四,规范教材管理。主要是教材的选取、教材的征订、教材的使用都要合理、合规、合法。第五,规范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管理制度。第六,规范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第七,规范学校日常管理。安全排查、校园卫生、饮食卫生、寝室卫生、学生纪律等各项制度落实落地。

五是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把“减负”落到了实处,我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加强学习,各县市、学校要认真学习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和业务,做职业教育的行家里手。要强化服务意识,认真为学校和学生搞好服务,为全州职业教育发展当好排头兵,做好后勤者。要厉行勤俭节约,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勤政做事,清白做人,树立职业教育良好形象。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2019close.png 关闭 2019dayin.png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