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神秘湘西大山的教育守望者 ——记花垣县龙潭镇中心小学龙长江老师
本网讯(通讯员:麻春杰)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有一位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了二十八载的教师,他就是龙潭镇中心小学的龙长江老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无私奉献,成为湘西大地上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守望者。
一、扎根偏远山区,无私奉献青春
1997年7月,龙长江老师毅然选择来到被称作花垣“西藏”的雅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初到这里,他便承担起六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每周30个课时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疲惫不堪。但他从未抱怨,即便扁桃体发炎化脓,也只是利用晚饭时间去输液,输完液就立刻赶回学校上晚自习。
在教学中,龙长江老师注重知识传授与品德素养培养相结合。他会查阅大量资料,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学生生活实际,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作为班主任,他对学生关怀备至,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垫付学费、购买学习用品。他坚信“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二、呵护潜能学生,助力梦想起航
1999年9月至2005年8月,龙长江老师在吉卫镇吉卫民族小学担任班主任。班上有个叫胖墩的学生,聪明却不爱学习。2005年5月,距小考不到两个月,龙老师为改变胖墩,让他帮忙做班级管理工作,借此增加相处时间,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不久后,胖墩开始主动学习,最终顺利考上初中,后来留学德国,如今已是西南大学的教授。
2005年春季,该校六年级在全县综合成绩排名第三。这一成绩让龙老师更加坚信每个孩子都有潜能,只要老师用心引导。他愿做潜能生的呵护者,用爱与耐心为孩子们点亮希望灯塔。
三、传播民族文化,传承精神家园
自2009年9月至今,龙长江老师坚守在传播民族文化的第一线。他探索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将民间绝技、苗族文字等非遗传承项目融入乡村少年宫课堂和课后社团活动。他全面主管的乡村学校少年宫独具苗族特色,成功举办了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孩子们的精彩表演展示了民族文化技艺,赢得全校师生赞扬。
龙长江老师还通过文字记录民族文化传承的点滴,他撰写的多篇文章在各类媒体发表,让更多人了解到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2022年,他主持编写了校本教材《苗族民歌与文字》,为孩子们系统学习苗族文化提供了支持。2023年11月,他在“国培计划”成果展示活动中,演唱苗族情歌、表演民族绝技,获得专家高度赞扬,让民族文化的韵味传播得更远更广。
四、跨越六年守候,诠释师生深情
2025年6月7日,高考首日,龙长江老师来到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考点外,为曾从三年级带到六年级的20名学生送考。他精心选定“蟾宫折桂 前程似锦”的横幅,为孩子们送上祝福。他在考场外呼唤着孩子们的名字,用拍肩、击掌等方式给予鼓励,重复着温暖的话语,让孩子们感受到坚定的支持。龙老师将在接下来的三天里,一直坚守在考场外,陪伴孩子们完成人生的重要考验。
五、荣誉见证成就,初心砥砺前行
二十八年来,龙长江老师获得了众多荣誉,如湖南省“乡村学校从教20年优秀教师”、湘西自治州信息宣传先进个人等。他辅导学生竞赛二十一次荣获奖项,撰写的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仍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教育理念,继续在湘西的农村教育事业中默默耕耘,用爱与责任为学生们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初审:张 野 复审:李 彬 终审:王耀宗)